湖南標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
欄目分類
客戶現場
152-1104-1999
始終以收入組織工作為中心,主動適應國家財稅體制改革,收入入庫平穩有序,收入結構不斷優化。一是堅持依法征管,稅源基礎更加夯實。全面落實減稅降費、留抵退稅政策,定期更新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,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政策宣講解讀,確保政策落地生效,市場活力有效激發。建立健全財稅工作聯席會議制度,形成聯絡溝通、數據分析、督查通報、部門協作等工作機制,在全區上下形成了綜合治稅的強大合力。持續(xu)完善(shan)信息(xi)治稅平臺建設(she),聚焦房地(di)產、建安等重點領域,強化(hua)部門涉稅信息(xi)互通,征管效能進(jin)一步提升。二是提升服務水平,營商環境不斷優化。創新實施重點樓宇“樓長制”,全面建立縣級領導聯系重點項目、重點企業的服務機制,幫助企業解決政務服務、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問題,留住了一批優質稅源。成立芙蓉區財稅金融惠民黨建大聯盟,聯動稅務、城管、銀行、社區等多方力量,通過走訪企業、召開銀企對接會等方式,與200余家企業建立常態聯系,累計解決企業實際問題100余個,幫助企業融資4億余元,進一步提升了服務經濟發展的整體能力。三是強化財源建設,增收后勁持續增強。高效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,及時兌現產業發展扶持資金,扶持成長型企業、骨干稅源企業健康發展,財源建設基礎不斷夯實。啟動黃金珠寶街提質建設,為轄區黃金珠寶產業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。印發《關于應對疫情影響扶持企業發展的通知》《關于開展企業走訪服務的通知》等文件,提前兌現區級政策獎補資金,減免國有資產租金4089萬元,大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,取得了明顯成效。
強化資金保障,民生福祉持(chi)續改善,三大攻堅戰取得(de)決(jue)定性成(cheng)就。
積極統籌調度資金,不斷優化支出結構,全方位保障了各項重點支出。一是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。堅持人民至上,保持每年七成以上財力用于民生。支持新建、重建、改擴建中小學及幼兒園,公辦及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幼兒數占比超九成,率先全省消除“大班額”;創新建立“八大慈善救助”體系,深入開展“五幫扶”,保障水平穩居全省區縣首位,支持建設各類養老服務中心,全國一流的社會福利中心協和頤養院投入運營;推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規范化建設,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現街道全覆蓋。二是大力保障城市建設與管理。在基礎設施建設、老舊小區改造、城市更新、東片區征拆等方面足額保障資金,人民群眾的幸福感、獲得感、安全感顯著提升。支持蔡鍔南路、杉木南路、東湖路一期等道路全面完工,濱河路、龜山路等斷頭路、瓶頸路竣工通車,營盤東路與紅旗路兩條主干道路實現連通,路網體系進一步完善。支持提質改造五礦等老舊小區,助力推進五里牌肉聯廠等棚改項目及杉木、東湖等城中村改造項目,有力保障白果園化龍池、馬王街瀏正街、湘雅二醫院等片區城市更新,城市品質進一步提升。
推(tui)進改革與管理,財(cai)政法治建設穩步(bu)推(tui)進,業(ye)務工作效能全(quan)面優(you)化。
緊緊圍繞建立現代財稅體制的要求,深入推進財政改革,持續強化監督管理,依法理財、科學理財水平不斷提高。一是財政管理更加規范。持續深化預決算公開,加大政府性基金預算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與一般公共預算統籌力度,全口徑預算體系進一步完善。調整完善區街財政體制,進一步理順財政分配關系,有效促進了區域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協調可持續發展。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,充分運用績效評價結果,減少預算安排支出。切實加強直達資金管理,確保資金直達基層,為基層保就業、保民生、保市場主體發揮關鍵作用。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推行互聯網+政府采購,優化國有資產相關流程,簡化資金支付流程,單位主體責任意識全面增強。率先上線財政資金動態監控系統,開發建設政府投資項目工程管理系統,啟用運行預算執行動態監控系統,財政資金安全得到有效保障。二是“三資”盤活成效明顯。積極盤活資金資產資源,切實加強存量資金和國有資產管理。重點清理超過兩年的結余結轉資金,收回財政統籌使用。全面開展國有資產清理,持續推進經營性資產處置,累計盤活國有資產16.4億元,處置國有經營性不動產140處,實現處置收入3.9億元。三是風險防范積極穩妥。堅持“三保”支出在財政支出中的優先順序,精準測算國庫現金流量,統籌調度財政資金,全區“三保”底線切實兜牢。成立防控化解政府債務風險工作領導小組,建立健全定期聯席調度機制,全面摸清政府債務底數,穩步推進平臺公司轉型,全區債務風險整體可控,債務管理更加規范。
點擊閱讀原文(wen):